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900城市空降可约的注意事项_全国品茶信息_qq上门服务500块钱不限次数

您好!欢迎您访问CMTBA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网站 20250330192711-apasn-w7bms.btrcg.cn

协会活动
总会活动
赵延军:打造行业创新高地 服务国家战略所需
发布时间:2022-08-18 14:23:25      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赵延军:打造行业创新高地  服务国家战略所需



 



6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总书记在机床工具行业企业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考察时特别指出: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2013年以来,总书记几次到机床工具企业考察调研,均提到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凸显出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也说明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

总书记的嘱托,既是对行业的鞭策,也为机床工具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组织部分行业企业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机床工具行业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发表观点看法。在全行业营造扎实推进自主创新的氛围,努力成为“中国制造”的中坚力量,承担起“制造强国”的光荣使命。

协会全媒体平台将陆续发布企业老总们的精彩观点,以期相互借鉴,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传媒部

 

打造行业创新高地 服务国家战略所需


赵延军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6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补ぞ咝幸底魑圃煲档幕?,其先进性和自主性对国民经济的高效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超硬材料及制品作为国际公认的先进加工材料和工具,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档数控机床、汽车制造、新能源等尖端科学技术和重点国民经济领域,是实现制造业“高速、高效、超精密、绿色化”加工的基础材料和工具。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三磨所”)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磨料磨具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全国磨料磨具、超硬材料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信息和咨询服务中心。1999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隶属于世界500强的“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现拥有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磨料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平台,在科研设施、实验手段、研发实力等方面位于我国磨料磨具行业前列。2021年公司营收超过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一、建设、优化研发创新体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三磨所在建设、优化研发创新体系,为企业持续赋能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创新架构。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了“统筹规划,两级研发”的创新体系,即在公司层级以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依托,聚力开展行业关键、共性、前沿技术研究,各事业部以生产部门为依托,聚焦产业化、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建立了短期和长期创新兼顾、技术和产品开发结合、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两级一体化协同创新的研发模式,为高质量科技创新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是健全创新机制。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体系和制度??萍即葱鹿ぷ饕怨菊铰苑⒄构婊涂萍挤⒄构婊敢?,以国家和市场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原则,统筹规划、系统协调、有效推进;建立“规划、目标、落实、考核、改进”的科技战略管理运行模式,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流程;制定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和奖励办法,建立了科技创新效益分享机制,形成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与综合集成、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利益与事业双向激励的一体化科技管理体系,带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创新氛围;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兴企、强企的不竭动力,逐年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近五年均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9%,年均研发费用投入增长率达到34.5%,为公司科技创新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二、对接国家重点战略领域需求

 

三磨所针对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工具、制冷等行业,研发出一系列具有“高、精、尖、专”特点的“高速、高效、精密、绿色”超硬磨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的技术成果。

 

在电子信息领域,针对半导体芯片高效高稳定性加工的需求,成功开发了高效超精密的晶圆切割用划片刀、晶圆减薄砂轮、封装切割用超薄砂轮等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的系列超硬材料制品,其加工效率、工件切割精度、砂轮寿命等性能指标均已达到国外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针对航空发动机盘//叶片类零件的磨削加工开发出了高效精密磨削用CBN超硬材料砂轮,成功解决了薄壁空心长轴等典型零件和难磨削材料的加工难题,为CBN超硬砂轮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汽车制造领域针对发动机装配式凸轮轴、曲轴及变速箱齿轮的高效磨削加工,相继成功研制凸轮轴/曲轴/齿轮轴高速磨削用陶瓷CBN砂轮、蜗杆磨砂轮等新产品,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国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稳定应用,为满足汽车工业的轻量化、高性能、低排放和低成本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关键工具和技术支撑,实现了与进口及国产汽车关键部件生产线的配套应用。

 

公司始终致力于解决制造业高效精密加工领域中的“卡脖子”问题,打破国外对我国高档超硬磨具的垄断,实现国产产品的进口替代,有效降低下游应用领域的采购风险与生产成本,保障关键领域供应链安全的同时,创造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三磨所坚持尊重知识、尊重科技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以人为本、以能聘人、以事留人、以情感人、物质精神同步激励”的人才理念,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大力推进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公司现有各类技术人员307人,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45人,培养、造就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并形成了高速高效精密超硬材料磨具、磨料磨具行业精密自动化设备仪器、磨料磨具检测技术及标准化等三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团队,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与创新之源,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公司建设的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拥有高级职称人员26人,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48人,聘请燕山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院士、专家教授组成学术委员会,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公司设立了科技进步奖和技术革新奖、技术骨干积分奖励、青年基金等激励创新政策。通过实施科研奖励、新产品奖励、积分奖励、多通道人员晋升机制等综合激励措施,形成利益与事业双向激励的一体化长效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保证了公司创新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策划:协会传媒部 责编:张芳丽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机床行业最新动态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